想要孩子健康成长,自卑心理万万要不得!
2015/11/19 11:22:18

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会使人丧失自信,在思考和行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实力,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能胜任等等。而带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也不在少数,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将为大家作出全面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自卑心理的5大原因

 


一、社会方面。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这么一种倾向,即认为中小学生只有进重点中学、进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考上重点中学,才有机会进入重点大学,这才是人才。这无形中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学校方面。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社会及家长仍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好与坏。这就必然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单调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学生心理上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荷。

 

 

三、家庭方面。

 

一是家长盲目攀比,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升学不惜一切代价。如请家教、上补习班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二是家长期望值过高,做出偏激行为,如考不好就训斥,甚至打骂,缺少关爱。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自身认知方面。

 

由于以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自己又缺乏意志和自信,加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把考试成绩看得过重,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才有希望,否则就低人一等。因而害怕失败,偶然失误,便自怨自咎、悲观失望,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五、人格方面的问题。

 

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在迅速、急剧地变化,一旦减弱或失去对环境的协调能力,就会表现出懦弱、胆怯、自卑、莫名的烦恼、心胸狭隘、多愁善感、情绪低落、容易感情用事、偏执、冷漠古板、怯于交往等人格方面的问题。

 

正确对待失败。青少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引起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