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我认知
认清了自己,也就找到了人生的钥匙。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孩子早些找到自我。
简单点儿说,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作为老师和家长,最为不应该的,就是不断地告知孩子,“你只要听老师和家长的就好了”,“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成绩”,“别(看课外书、瞎玩儿、发呆),赶紧写作业去”,“只要把学习搞好了,我们什么都愿意做”,“考试成绩好了,才能去玩儿”……
所有的教育,从幼儿到各级的学校,都应该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为最重要目的。只要找到了自我的价值,随时可以脱离学校的全科教育,根本没有必要所有人都去上大学,都去学文学、语言、数学、地理、历史……更不用说还要把没门课程都学到100分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很极端,其实,像德国、北欧等等这样被奉为教育最为领先的国家,早就把这样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了教育体系之中。

② 运动能力
如果说,学习是孩子成长中健全心智的途径,那么,运动则是塑造健康身体和性格的途径。
说到运动,很多父母会直接想到的是技能和考级。学这些能不能升学加分,学这些能不能比赛得奖,学这些能不能出国演出……成为衡量是否让孩子学习某种运动的理由。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运动能够给孩子带来的最有价值的,一是健康的身体,二是性格的磨练。
把运动当作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是玩乐的一部分,而不是学习和考试的一部分。不用要求孩子那么快地去掌握,慢慢来,关键的是要保护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培养孩子主动运动的习惯。

③ 财富管理
我们对于塑造孩子的财富观念,一直都是模糊的。按道理来说,如果说在未成年阶段,父母(也就是家庭)具有承担孩子成长所必须的金钱付出的义务的话。那么,当孩子成年之后,其实家庭已经没有义务继续支持孩子买房买车,结婚育子的费用了。当然,也不能要求孩子必须支付家庭的费用。
但是,正是我们没有完善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体系,无法保证年轻人可以迅速独立生活,也无法保证老年人可以安心地养老。这导致了孩子认为父母的就是自己的,而父母也认为,自己有权利要求孩子支付养老费用。这是现实,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
但是,从长远的趋势来看,建议要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关键,教会他们自我财富管理。
财富的聚集,一是靠自己去过去,二是进行财富管理。可以让孩子从小尝试着管理自己的一笔钱,让孩子在消费的时候,逐步确立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同样的冰淇淋,为什么有的一块钱有的几十块钱,同样的钱买一个玩具和玩儿一次滑冰那个值……这些,都会是财富观建立的基础。

关爱青少年,关爱留守儿童。台铃梦想公益在京东众筹发起大型公益众筹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建造梦想小学。圆孩子一个读书梦。台铃梦想公益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3年来,先后在广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贵州、云南等地的边远贫困地区捐建多座“梦想操场”,改善贫困儿童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今年,“梦想图书,爱满中国”千里送书的公益之花更是开遍了全国各地。我们呼吁全民做公益,爱心积少成多。感谢所有参与众筹活动的爱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