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这样一件事情引发大家的关注。前些日子,某单位组织了一次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当志愿者们把准备的书本和文具交到孩子们手中时,却意外收到了一张用稚嫩笔迹写下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下面的话:“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我们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你们带来的书和文具,我们不喜欢,谢谢。”
志愿者们没有给孩子们送去手机,他们开始反思要如何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精神关怀,而不是简单地馈赠物品,怎样让他们多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而不是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该事件也引起了中科院焦院士的关注,他表达了对网络游戏玩家日益低龄化的趋势深感担忧。
“父母管教和良好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缺乏为他们提供识别、判断、控制网络不利影响的外部支持。这时候,网络游戏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院士还希望借助媒体平台,呼吁有关部门全面推行网游实名注册制并对网游设立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加强互联网企业、平台对网游广告管理,同时号召家长放下手机,给孩子多点陪伴、多点关爱。
一方面,迫于生计,一些父母选择外出务工。他们能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想远程关心子女,看到了智能手机的便利,如视频聊天、查询信息等,但是忽略了缺乏父母有效监管时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坏处。
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监护和教育。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文化水平较低或缺少教育方法,祖辈普遍反映真的没有办法管好孙辈,孩子们就很容易沉浸到手游中无法自拔。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在子女教育上责无旁贷。首先,理念上不要仅仅认为外出务工是为了赚钱养家,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智能手机的便利,把教养责任推卸给祖辈和学校,不能等到孩子出现严重问题难以纠正时后悔莫及。其次,应和祖辈、学校老师经常沟通,共商对策,遇有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再次,应增加回家看望孩子的次数或经常保持电话沟通正确引导孩子。
学校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可以在课程教学之余经常性地安排观看教育片和开展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趣味体育、文艺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家访、做好家访记录,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平时更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课堂和作业情况,如有异常则及时地介入。当然,也少不了政府的宣传教育和政策关怀。
台铃梦想公益同样地意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到现在我们已经为孩子们制作了八期梦想·朗读者的公益视频。接下来我们还将再接再厉,为更多的孩子们带去精神食粮,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再空虚,从而避免被手游等文化产品侵蚀内心。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一起激励孩子们奋勇前行。
我们也将在全国各地捐建更多的梦想多媒体教室,在为孩子们开拓视野的同时,引导孩子们的目光转向积极有趣的事物,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我们相信,梦想的力量是可以改变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奔跑在正确的道路上,并且跑得更远。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落实家庭教育监护主体责任,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留守儿童使用智能手机行为的管理和引导,才能让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与梦想·朗读者公益活动,投稿邮箱:2071763083@qq.com,朗读内容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