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三农”问题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闭塞的山村,缺失父母亲情的陪伴,在物质与精神上都处于贫困的边缘。2013年开始,黄河电视台就推出了“牵手”系列公益行动,通过电视屏幕让人们走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通过节目搭建的平台也让更多的人对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进行帮扶。

据介绍,台铃“梦想操场”活动由台铃电动车“铃基金”每个出资5.2万元,用于改善我国贫困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满足孩子们对运动的渴望,旨在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捐赠的整体设施包括篮球架、排球网、各种杠杆以及球类,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洛阳新安正村一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还被评为“落实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先进学校”。正村一中全体师生的美好心愿,是能拥有一个场地标准、器材齐全的运动场。

而今,随着台铃集团“梦想操场”的日趋完善,师生们的梦想得以实现,在该校任教的某体育老师激动地表示,这次有幸得到了台铃集团的大力捐助,硬化了活动场地,也添置了很多体育器材,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比以前更活跃、爱玩儿,自己在教学方法和目标上也可以加以有效的改善,该老师由衷感叹:“这次‘梦醒操场’的公益活动能在我们学校开展,真的很幸运!”
走近真实的留守儿童
2013年开始,黄河电视台推出了“牵手”系列公益行动,从“牵手过大年”到“牵手过六一”,旨在以不同的方式为农村贫困孩子进行全透明、面对面的帮助。2016年,“牵手”系列公益活动升级为“城乡结对子牵手共成长”,节目组从吕梁、大同、忻州三地挑选了4所山区小学、100位山里娃进行帮扶,从改善学习、生活硬件设施,到结对子提供精神陪伴,进一步扩大了帮扶对象与帮扶内容。这100位山里娃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或是事实孤儿,缺乏家庭关爱,生活贫困。通过节目的播出,人们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也招募了众多志愿者家庭与这些留守儿童结对子。

12岁的钟子静是大同灵丘平型关寄宿制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钟子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身体不好,家中的生活靠远在浙江打工的父母维持。钟子静已经整整两年没有见过父母,她说:“我不需要漂亮的衣服,只想要爸妈回家,不再孤独。”
吕梁离石区信义示范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张裕,今年刚10岁。张裕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经常不知去向。他的父亲为了供他上学在一个矿上打工,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所以,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是张裕一个人在家,自己吃饭、睡觉。张裕说:“我可以自己做饭洗衣服,还会做很多别的小朋友做不到的事儿。”
刘鑫也是吕梁离石区信义示范学校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仅10岁的小姑娘有着超乎同龄人的独立。两年前,刘鑫的爸爸出车祸离世,之后患有精神疾病的妈妈也被接走,她只能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弟弟寄居到姑姑家。对于现在的刘鑫来说,最怕的事情就是不能和姑姑一起生活。
搭建起互助帮扶平台
100个山里娃就有100个不同的故事。从2月8日(正月初一)开始,黄河电视台《黄河1890》栏目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陆续展播了这些山里娃的故事。片子播出后,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状况让观众深受震撼,想要献出爱心的观众纷纷来台、来电,200个爱心家庭希望能帮助这些孩子。经过筛选最终有100个志愿者家庭与“牵手”节目组签订了结对子协议,签订协议后,这些志愿者家庭将从学习和生活上帮助结对子的孩子,直到他们初中毕业,尤其是要给予他们心灵上的陪伴和慰藉。3月10日-11日,20位山里娃代表来到太原,在黄河电视台记者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城里的小学、游乐场、电影院、动物园等地,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关爱。
3月12日,“牵手共成长”大型公益捐助活动在太原茂业天地购物中心举行。这一天,“牵手”节目组特意把远在浙江打工的钟子静妈妈接回太原,并安排母女相见。两年没有见到母亲的钟子静抱着妈妈放声痛哭,而钟妈妈也泪流满面,她无奈地说:“不是不想回来,是家里负担重,她爷爷每个月吃药要花很多钱,我们为了春节加班多挣些才没有回来。”钟子静拉着妈妈介绍了和她结对子的赵女士与她的孩子彤彤,钟妈妈很欣慰,因为,从此子静在太原又多了一位亲戚。
截止到4月15日,“城乡结对子牵手共成长”公益项目,共筹集善款32万余元,100名山里娃成功结对。这样的沟通不仅仅只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在活动现场,来自太原市的5所小学与4所山区小学也牵手结对,共促山区小学发展。
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刘红君表示,下一步他们学校将“送教下乡”,让他们的优秀老师、特级教师到乡村小学去讲课交流。刘校长说:“我们以黄河台这个活动为契机,搭建起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这样一个互助活动的平台。城市孩子和乡村孩子在生活环境、学习结构、道德品质方面各有所长,我们和兴县固贤乡小学结成对子,就是要让同学们之间互相沟通、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与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结对子的吕梁兴县固贤乡寄宿制小学校长刘建荣对记者说:“让我们的老师到城里的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坐下听一听课,对农村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教学方法,都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最需要的是精神扶贫
3月26日、27日,“牵手”节目组组织结对子志愿者家庭前往兴县、离石与结对子的山里娃见面。
3月27日,在离石区信义示范学校,刘鑫昂首挺胸站在台上,为在场的近百位观众演讲,此时的她充满自信。刘鑫是“城乡结对子牵手共成长”一直关注的一个孩子,懂事、独立是她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但是经过接触后会发现,这个小姑娘其实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样坚强,自卑和警惕可能才是她真实的心理。2月的一天,与刘鑫结对子的家庭刘嘉昕的妈妈第一次见到她后说:“其实刘鑫特别不自信,说话时都不敢抬头看人。”这次刘鑫与结对子家庭虽然只有两个小时的会面,但是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微笑、第一次主动聊天、第一次肆无忌惮地玩闹。3月12日,在太原的牵手捐助现场,刘鑫与结对子家庭再次见面,虽然又是两个小时的短暂接触,但刘鑫被温暖包围着。结对子以来,刘鑫的变化特别大,和以前相比她变得成熟、自信。
“志愿者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是城乡文化的融合,是两种生活状态的融合,是物质和精神的相互滋养。”黄河电视台总监肖彦芳对记者说,“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让人心酸,物质上的贫乏只是一个方面,更应引起全社会重视的是孩子们精神上的空虚,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常年处于孤独与焦虑的状态,但是这些孩子的坚强与懂事也让人赞叹。因此,我们此次节目的主旨是重在陪伴,与他们共同成长。”
“城乡结对子牵手共成长”节目,已经是黄河电视台的第四次牵手活动了。从最初的10个山区孩子,到现在的100个山区孩子,从最初的面对面帮扶,到现在的城乡结对子,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一个节目建立起一座同牵手共成长的桥梁,也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为农村留守儿童伸出援手。
今年,民政部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意见》强调家庭的监护责任,个别“只生不养”的留守儿童父母可能面临多种处罚。而民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在今年也表示将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工作,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以实现精准帮扶。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关注发展,更要关爱下一代,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帮扶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